齐齐哈尔...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齐齐哈尔58便民网 > 齐齐哈尔热点资讯 > 齐齐哈尔民生资讯 >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发表时间:2024-06-14 23:51:40  来源:资讯  浏览:次   【】【】【
文章更新时间:2024-06-14,话题:#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文章来源:匿名用户, 内容简述: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特别是新买的手机要好好保护的说~~~~~
现在的手机都是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我们分三点来谈。
1、怎样为新电池充电
在使用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但锂电池很容易 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 激活 电池,恢复正常容量。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 。因此用户手机中的新锂电池在激活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不仅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方法充电这种“自然激活”方式是最好的。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 激活 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所查阅过的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通常,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适合该手机的标准充电方法。
此外,锂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特性永不变化和质量的万无一失,所以你的电池将长期处在危险的边缘徘徊。这也是我们反对长充电的另一个理由。
此外在对某些手机上,充电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如果不去取下充电器,这时系统不仅不停止充电,还将开始放电-充电循环。也许这种做法的厂商自有其目的,但显然对电池和手机/充电器的寿命而言是不利的。同时,长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而以我国电网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夜间的电压都比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前面已经说过,锂电池是很娇贵的,它比镍电在充放电方面耐波动的能力差得多,于是这又带来附加的危险。
此外,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锂电池同样也不适合过放电,过放电对锂电池同样也很不利。这就引出下面的问题。
2、正常使用中应该何时开始充电
在我们的论坛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因为充放电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手机电池的电尽可能用光再充电。但是我找到一个关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表,关于循环寿命的数据列出如下:
循环寿命 (10%DOD):>1000次
循环寿命 (100%DOD):>200次
其中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从表中可见,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10%DOD时的循环寿命要比100%DOD的要长很多。当然如果折合到实际充电的相对总容量:10%*1000=100,100%*200=200,后者的完全充放电还是要比较好一些,但前面网友的那个说法要做一些修正: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整个白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当然你如果愿意背着充电器到办公室又当别论。
而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即将到来的会导致通讯繁忙的重要事件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1”次充电循环寿命,也就是“0.x”次而已,而且往往这个x会很小。
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就是“尽量把手机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 记忆效应 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曾经有人因为手机电池电量过低的警告出现后,仍然不充电继续使用一直用到自动关机的例子。结果这个例子中的手机在后来的充电及开机中均无反应,不得不送客服检修。这其实就是由于电池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造成的。
3、对锂电池手机的正确做法
归结起来,我对锂电池手机在使用中的充放电问题最重要的提示是:
1、按照标准的时间和程序充电,即使是前三次也要如此进行;
2、当出现手机电量过低提示时,应该尽量及时开始充电;
3、锂电池的激活并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在手机正常使用中锂电池会自然激活 。如果你执意要用流传的“前三次12小时长充电 激活 ”方法,实际上也不会有效果。
因此,所有追求12小时超长充电和把锂电池手机用到自动关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你以前是按照错误的说法做的,请你及时改正,也许为时还不晚。
当然,在手机及充电器自身保护和控制电路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对锂电池的保护还是有相当保证的。所以对充电规则的理解才是重点,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做出某种让步的。比如你发现手机在你夜晚睡觉前必须充电的话,你也可以在睡前开始充电。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应该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并且不要刻意按照错误的说法去做。

谁发明锂离子电池的?

没有专利权啊。谁都可以研发自己的材料。正极、负极的材料有很多种,比如锰酸锂、铁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等等,各个公司根据自己的研发经验开发出不同的材料,其用料、剂量等配方都是保密的,属于商业秘密,不可能申请专利,因为专利是需要公开所有资料的。
当然,在电池的实际研发中是会产生专利的,比如你的电池用一种特别的结构、或者处理方法,达到了一种特殊的目的,可以申请专利,一般为实用新型专利,很少有发明专利!

谁发明锂离子电池的?

没有专利权限制的,因为这个其实是和锂电池一样,是没有具体到专利这一说,所以他基本上等同于liunx操作系统。属于开源。

谁发明锂离子电池的?

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是锂电池发展而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是没有具体发明人的

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使用以下反应:li+mno2=limno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电。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使用以下反应:li+mno₂=limno₂,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电。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₂=充电=li₁-xcoo₂+xli++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xli++xe=====lixc6   电池总反应:licoo₂+6c=li1-xcoo₂+lixc6
锂电池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碳负极材料:    目前已经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   第二种是锡基负极材料:   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锡的氧化物和锡基复合氧化物两种。氧化物是指各种价态金属锡的氧化物。目前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三种是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目前也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四种是合金类负极材料:   包括锡基合金、硅基合金、锗基合金、铝基合金、锑基合金、镁基合金和其它合金 ,目前也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五种是纳米级负极材料:纳米碳管、纳米合金材料。   第六种纳米材料是纳米氧化物材料:目前合肥翔正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2009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的市场发展最新动向,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添加在以前传统的石墨,锡氧化物,纳米碳管里面,极大的提高锂电池的冲放电量和充放电次数。 编辑本段锂电池的特点 锂电池主要优点  1、能量比比较高。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目前已达到460-600wh/kg,是铅酸电池的约6-7倍;   2、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到6年以上,磷酸亚铁锂为正极的电池1c(100%dod)充放电,有可以使用10,000次的记录;   3、额定电压高(单体工作电压为3.7v或3.2v),约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便于组成电池电源组;   4、具备高功率承受力,其中电动汽车用的磷酸亚铁锂锂离子电池可以达到15-30c充放电的能力,便于高强度的启动加速;   5、自放电率很低,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之一,目前一般可做到1%/月以下,不到镍氢电池的1/20;   6、重量轻,相同体积下重量约为铅酸产品的1/5-6;   7、高低温适应性强,可以在-20℃--60℃的环境下使用,经过工艺上的处理,可以在-45℃环境下使用;   8、绿色环保,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9、生产基本不消耗水,对缺水的我国来说,十分有利。   比能量指的是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能量。比能量用wh/kg或wh/l来表示。wh是能量的单位,w是瓦、h是小时;kg是千克(重量单位),l是升(体积单位)。   锂电池的缺点:   1、锂原电池均存在安全性差,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2、钴酸锂的锂离子电池不能大电流放电,安全性较差。   3、锂离子电池均需保护线路,防止电池被过充过放电。   4、生产要求条件高,成本高。

文章说明:本文收集于网络,仅作参考,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